年,*埔*校即将迎来建校90周年,6月12日上午,这座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
这位来客衣着笔挺,身形高壮,剃着利索的寸头,被众人簇拥着一路走来。
这个阵仗,引得一些游客忍不住频频回头望去,待看到此人的长相后,都不禁心中一惊,将他同历史上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蒋介石。
事实上,这人的身份也恰是他们所猜想的那样,他正是蒋介石的曾孙蒋友松。
不知道是被蒋介石亲手抱过还是血缘关系使然,41岁的蒋友松是蒋家四代中,容貌神态最酷似曾祖父的一个,不过就事业上,两人算是截然不同。
蒋友松从未涉足*坛,毕业后就从事投资方面的工作,此番也是因为蒋家后人的身份,受邀前来*埔*校参观交流。
蒋友松从没来过*埔*校,这是第一次,对于这个祖父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蒋友松唯二的印象来源就是书籍和小时候家中摆放着的旧照片。
蒋友松参观*埔*校
11点左右,蒋友松等人抵达*埔*校,在一众人士的陪伴下,开启了此次的参观之旅。
在群英馆,一行人走至印有*埔*校开学典礼照片的展板前,照片上有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的身影,蒋友松驻足停留,并饶有兴致地站在展板前,与照片上的曾祖父来了张跨时空合影。
进入*埔*校旧址本部第三进的展厅,蒋友松跟在讲解人员的身后,一路耐心聆听,并认真参观着展览柜中的文物:*校第一期毕业证书、*埔将领油画像等等。
蒋友松看得很投入,还不时将头凑近展览柜仔细瞧。
旧址第三进2楼则是*埔*校的校长室,这就是蒋介石亲自办公的地方,当年招收学员时,蒋介石就坐在这里,亲自面试学员,问他们来*校的目的,以及他们有什么志向。
还没进入校长室,只是站在外面看了一眼,蒋友松就面露怀念的神情,他站在窗外,指着室内对身边人道:“小时候家里就有这样的照片。”
校长室的布置被保存得极好,确实一如当年旧样,书桌、圆桌、四张椅子,桌面上还有花瓶。
接着,蒋友松又来到*校食堂参观,讲解员向他们介绍,当年*校实行很严格的*事化管理,就连学生们吃饭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只要长官停筷,学生们也必须放下筷子起立。
蒋友松一路沉默寡言,鲜少出声,都是若有所思听着,听到这里,忍不住脱口而出道:
“我家现在吃饭还是这样,只要是长辈放下筷子,我们也必须立刻离开餐桌。”
此话一出,周围人也不禁讶然了。
这也是蒋家一直都有的餐桌规矩,当年在蒋家,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宋美龄,只要停下筷子不吃饭了,晚辈们也必须放下筷子。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种规矩一直留存到了现在,第四代依然在遵守。
蒋友松站在曾祖父昔日站过的地方不禁感慨万千,曾祖父创业之初和此时的自己年纪相仿,但如今的蒋家子孙都只是普通平民的身份了,也不禁令人产生几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唏嘘。
蒋家三代的一地鸡毛
蒋友松是蒋介石的长曾孙,是蒋孝武与前妻汪长诗所生。
蒋孝武22岁留学期间,在瑞士日内瓦度假时,认识了瑞士籍的华人汪长诗。
两人恋爱交往半年后便传出婚讯。
嫁到台湾两年多,汪长诗就先后为蒋家诞下一双儿女,蒋友兰和蒋友松,这令子嗣并不兴旺的蒋家十分高兴。
但汪长诗却变得日益寡欢。
蒋孝武个性倔强,两人相处不甚融洽,再加上汪长诗从小在国外长大,嫁到蒋家后方方面面都很不适应,唯一的依靠就是丈夫,但枕边人花心滥情,无法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
年的一个凌晨,所有人尚在熟睡之中,蒋经国宅子里却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所有人都吓得够呛。
他们这么害怕不是没原因的,去年的12月,也是这样的半夜一声电话铃,蒋经国不得不连夜从床上爬起来去接电话。
此时,电话对面传来的坏消息更是给了他一当头棒喝——美国决定于中华民国*府断交,同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
这种“午夜凶铃”几乎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值班的警卫心惊胆战地接起电话,祈祷着千万别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好在下一秒就松了口气,
因为电话另一头是蒋经国的儿媳汪长诗。
小两口又吵架了,汪长诗情绪激动下,给蒋经国打电话,还愤怒地要冲到慈湖亲自向公公当面告状。
听到儿媳的诉苦,蒋经国当即答应会让儿子跟她道歉。
但蒋孝武十分要强,即便父亲下令,也拒不肯向妻子低头,大少爷和大小姐都是心高气傲,谁也不肯让谁。
在蒋家人几乎全部出动进行劝说挽回的情况下,夫妻俩依旧还是以离婚收场,从此破镜再难重圆。
一天夜里,汪长诗和蒋孝武爆发了激烈争吵,第二天,蒋家的桌子上多了一封信,汪长诗以及她的衣物皮箱也均不见了。
一并消失的还有蒋家的两个娃娃。
从此,侍从们再也没在蒋家见过这位二少奶奶的身影,汪长诗的名字也在蒋家中很少有人提及。
汪长诗远走瑞士,还一并带上了一双儿女。
蒋经国见不得蒋家血脉流落在外,希望儿子能把孩子们带回来,后来,他亲自派人去瑞士劝说汪长诗,才将两个孩子带回台湾,汪长诗则改嫁了一名画家。
这对怨偶离了婚,关系倒是奇异地和谐了起来,变成了好朋友,汪长诗每年寒暑假都会飞回台湾看望两个孩子。
不过因着这么一遭,蒋经国却对蒋孝武失望极了,这个儿子本来是他注重培养的传位对象,结果这么大个人了,连自己家务事都理不清楚,老婆孩子都看不住,还要父亲出面给擦屁股,收拾烂摊子,还做什么继任的美梦呢?
这一出,令蒋经国对蒋孝武的印象又下跌不少。
后来蒋孝武闹出的江南命案,不仅打破了蒋经国的传子计划,更是直接断送了蒋家后人的从*之路。
远离*治的蒋友松
蒋友松周岁那年,蒋孝武夫妇带着他去士林官邸探望蒋介石夫妇。
自蒋介石卧病以来,宋美龄极力想要向外界证明蒋介石活得安然无恙,这次的家族活动,实际上也是蒋介石的一次“出场秀”。
得到宋美龄的应允后,蒋家人在一起拍了张家族照,把年幼的蒋友松充当道具塞到了蒋介石怀中。
蒋介石的右手早就肌肉萎缩得抬不起来,严重到即便坐着的时候,手都会不受控制地无力下垂,蒋介石见外人时,侍卫官只好用透明胶布把蒋介石萎缩的右手手腕“绑”到椅子把手上。
这次抱曾孙,也是借助了外力,拍完照怕压着蒋介石,又匆匆把蒋友松抱走了。
不过蒋友松也是唯一一个被蒋介石亲手抱过的曾孙,他是这个家族的曾长孙,其他四代基本都是在蒋介石去世后才出生,这要得益于蒋孝武汪长诗两个年轻人的“英年早婚”。
年,蒋介石去世后,遗孀宋美龄移居美国,之后又以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的名义,重回士林官邸,一住就是五年。
年蒋经国病逝,因为四年前轰动一时的“江南刺杀案”,蒋经国生前不得不做出蒋家后人不会再从*的承诺,随着蒋经国的离世,蒋家人逐渐淡出*坛。
蒋孝武背靠蒋经国这棵大树,逃脱法律制裁,但还是被外派到新加坡去当商务官了。
蒋友兰、蒋友松姐弟俩也跟着父亲一起去了新加坡生活。
年,蒋孝武在台湾病逝,未满18岁的蒋友松回台奔丧。
外界向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