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无疑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在这座人类科技的结晶里,宇航员们依然在四处漂浮,那种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重力系统,为什么还没有在空间站上实现?在漂浮当中,宇航员的身体将不可避免出现负面影响,比如肌肉萎缩。
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现在的技术水平有限,没有办法扩大国际空间站的规模。而太空重力系统的修建,没有一个巨大的体量,是实现不了的。
按照目前公开的信息,国际空间站的长度只有73米,宽度约为米,这种大小不过相当于一个中型的驱逐舰,为了修建它,人类花费的资金为亿美元。国际空间站是多国努力的结果,其实多国合作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平摊经费而已。
想要在空间站上模拟引力,其实并不困难,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就想好了。重力这种东西,可以通过离心力来模拟出现,科幻电影中也是这样,使用螺旋机器创造离心力,国际空间站内就有了低重力的环境。想要实现离心力和重力的转换,有一个基础就是空间站的体量一定要足够大才行。比如一个半径达到米的环形装置,每50秒旋转一周,就能产生大概一半的重力加速度。
这几乎相当于现在国际空间站大小的几十倍,需要花的钱更是个天文数字。现在人类的一次性火箭,每运送1公斤的货物到太空,就要花美元到1万美元的成本。打造环形国际空间站的巨大开销,并不是人类的生产力可以承受的。
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能是SpaceX的重复利用火箭。只有降低火箭发射的成本,人类才有可能打造出梦想中的重力飞船。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