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寿命的普遍延长,全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直至年,全球约有万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因进入了ESRD而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炎症反应、代谢性酸中*、蛋白质摄入减少、身体活动减少、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I(简称IGF-I)异常、血管紧张素II的增加、激素水平失衡和蛋白质—能量消耗等,易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这就是今天要与大家探讨的“尿*症肌少症”。
一、肌少症的定义
肌少症,也称为骨骼肌减少症,最初于年由IrwinRosenberg提出,是指随着年龄增加,骨骼肌质量下降及其功能衰退。年,老年肌少症欧洲工作组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骨骼肌量和肌力的渐进性和广泛性丧失为特征的综合征。
二、透析患者出现肌少症的原因
据上海某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约为5%,而透析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约为13.0-23.0%,明显高于非透析患者。然而,其知晓率却非常低,仅为12%。那么导致透析患者出现肌少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年龄
随着年龄增大,肌肉的质量、力量以及肌肉合成能力下降。此外,生长激素、性激素等水平的变化、蛋白质摄入减少及炎性标志物增加等与衰老相关因素,这些均与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微炎症状态
微炎症状态是一种由非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在低水平、持续的、相对隐匿的炎症状态。由于肾脏清除能力下降、长期使用生物相容性差的滤过膜、氧化应激、导管感染、透析液被污染、尿*症*素蓄积等原因而导致微炎症状态在HD患者中普遍存在。机体微炎症状态的增加可使肌肉合成代谢受到抑制、蛋白分解代谢加速,促进透析患者骨骼肌消耗,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状态
蛋白质-能力消耗(protein-energywasting,PEW)既往成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在HD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18%~75%。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将PEW定义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和代谢紊乱的一种状态,是指身体蛋白质和能量储存减少的状态。PEW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肌肉蛋白质合成下降、分解增加,患者常出现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等症状。通常可通过营养评估表和营养指标来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
血磷水平
饮食摄入的磷、肠道吸收的磷及肾脏排泄功能三者来调节人体内磷的平衡。Ren等研究中表明血清磷水平是MHD患者为了延缓肾功能下降,限制蛋白的摄入,患者血清磷减低,从而导致发生肌少症。也有研究表明随着肾脏功能的减退,排泄血磷的功能显著下降所引起的。
体力活动
由于透析治疗,HD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低于健康个体,从而易发生疲乏、肌肉萎缩等症状。已有文献报道体力活动会影响MH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通过提高患者的体力活动可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透析龄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D患者透析龄会影响肌少症的发生。透析龄越长,与肌少症的进展密切相关病理状态越严重,如HD患者营养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电解质失衡、代谢性酸中*和肌肉萎缩等情况。
糖尿病
研究已证实糖尿病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肌少症发生率高。糖尿病患者随着病龄的增长,胰岛功能减弱,胰岛素抵抗增加。而胰岛素抵抗影响着透析患者肌少症的发展。缺乏胰岛素会导致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失衡,增加肌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对糖尿病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对预防肌少症的发生和延缓肌少症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三、患有肌少症的危害和影响
简单来说,肌少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与预后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合并有肌少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危害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这两个方面:
生活质量下降: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四肢肌肉量减少及骨骼肌强度减弱,从而影响其动手与下肢活动能力,四肢乏力与容易疲劳,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差及增加死亡风险:肌少症患者,往往存在继发性蛋白-能量营养不良症,表现为低血浆白蛋白,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终将影响预后及增加死亡风险。
四、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肌少症,该如何防治?
1、补充营养
蛋白-能量消耗是慢性肾脏病肌少症的重要原因,这与肾病患者蛋白-能量摄入不足、瘦素水平升高及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增加都有关系。如若能保证患者摄入足够蛋白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和能量,就可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信号传递,刺激骨骼肌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善骨骼肌量与强度与身体功能,进而防治肌少症。
2、运动疗法
目前HD患者主要有两种运动模式,即非透析期间运动和透析期间运动。透析期间运动的方式主要含有阻力训练、有氧运动以及有氧联合阻力训练。阻力训练主要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有氧运动(比如快走与慢跑等)主要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受量。这些都是防治慢性肾脏病肌少症最方便经济快捷的手段。
3、补充活性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缺乏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可能最终导致肌肉萎缩。补充活性维生素D制剂就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中晚期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骨骼肌强度与功能均有积极治疗作用。但不能过多补充,需防止泌尿系结石的可能。
4、纠正酸中*
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大多存在代谢性酸中*,尿*症患者则%合并有这一并发症。体内酸性环境可促进肌肉蛋白分解并增加肌少症的风险。因此,尽早补充碱性物质以纠正酸中*,可以减少肌少症的发生率。
5、激素治疗
与肌少症有关的激素是指这三类激素,即生长激素、肌肉生长抑素抑制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目前推荐的可短期使用的是生长激素,它可使维持性透析患者蛋白合成增加22%,有助于肌少症患者改善肌肉量与强度。其它类激素,目前还在研究当中,尚未推荐使用。
肌少症在血透患者中较为常见,为了在早期发现血透患者疲乏、肌肉萎缩等症状,必须提高对肌少症的认识,定期进行营养评估,识别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肌少症的发生或延缓肌少症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