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快速记忆腓骨肌萎缩症
TUhjnbcbe - 2021/8/10 19:05:00
北京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m.39.net/pf/bdfyy/bdfal/

腓骨肌萎缩症

腓肌萎缩多常显,常隐X连亦可见。对称缓慢肢远端,髓鞘脱失轴索变。1型节段非绝缘,动感不阻速度慢。2降波幅动作电,3婴4隐基因断。释义:腓骨肌萎缩症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该病的显著特点:对称性缓慢进行性四肢周围神经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从而出现肢体远端肌肉萎缩、无力。CMT1型:神经纤维呈对称性节段性脱髓鞘,其神经粗大是由于部分髓鞘再生,施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酷似洋葱头的结构。该型肌电图可见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小于38m/s)(正常值:>40-45m/s),但无传导阻滞。CMT2型:髓鞘相对保留,因此神经传导速度大致正常或轻度下降。但由于轴索变性,前角细胞数量轻度减少,部分细胞染色质溶解,导致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下降。由于背根神经节细胞也有类似改变,因此感觉神经动作电位也明显下降。其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影响因素:参与反应的轴突的数量,受轴突支配的神经肌肉接头的完整性,神经肌肉接头的数量和肌纤维的完整性。CMT3型:又称Dejerine-Sottas病,是婴儿期起病的严重脱髓鞘。CMT4型:大部分隐性遗传者归为此型。CMTX:X连锁遗传。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型都存在轴索变性。且轴索丢失程度是影响神经损伤的主要因素。

诊断:依据起病年龄(儿童或青春期)、起病形式和演变(缓慢进展)、临床特点、肌电图、活检、阳性家族史,结合基因异常可确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快速记忆腓骨肌萎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