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据媒体报道
今年3月10日
袁隆平院士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
因摔了一跤
引发身体不适
这可能是导致老人家健康状况
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哀痛之余
我们也想给老年朋友提个醒
“防跌倒”是老年人健康的第一要务!
老年人最怕摔,因为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患有骨质疏松症,普通“摔一跤”可能造成致命伤害。
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人发生跌倒,每年30余万人因跌倒致死。我国每年约有万老人跌倒,其中40%~70%的跌倒伤害需要医治。
老年人跌倒卧床,运动量下降,造成心肺衰竭,导致生命周期缩短。这样的数据触目惊心,由此看来,跌倒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然而,老年人因其肌肉萎缩无力,反应能力慢再加上其常伴有高血压等共病,摔倒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防止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业的重要课题。市面上也开始有了各种“防摔神器”的身影,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离床报警感应垫,将感应垫横放置在床上老人臀部到肩膀之间的床单或者床垫下面,插上发射器,打开接收器开关即开始监控。老人在床上转身或者坐起,只要身体没有离开感应垫的任意部位就不会触发报警,只要老人身体完全离开感应垫3秒内即报警提醒,力求将伤害降到最低。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与各类智能设备的对接,能实时监测老人的日常生活、行动及生理体征变化,对于超出正常阀值的数据可立即发出预警信息,服务中心客服人员可在登录的电脑上弹屏收到预警信息。
智能设备是智慧养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需要真正的考虑并解决老年人需求的设计。切实的智能产品的运用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是实际功能上的,更是心理层面的安全感、时刻被保护和被关爱。
同时,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也给服务业带来了改变,传统服务业中人力做不到的事,例如空巢老人的健康照护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现代化的智能设备远程解决;人力做不好的事,例如老人大小便护理,也可以通过智能护理机器人分担一部分压力。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这些智能养老设备的发展,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将大大降低,老年人随之将享受到品质优秀、价格合理、可及性高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因此这份“防跌攻略”请收好!
高龄老人有四个部位易骨折根据临床经验,骨科专家总结出了老年人最容易骨折的四个部位:
●脊柱的胸腰椎
●髋部也就是大腿与骨盆相连的关节及附近
●手腕
●肩关节附近的肱骨外科颈
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老人最易摔倒的6个时刻在日常生活中
老年人一定要增强防跌倒意识
走路要求稳、不要图快
以下是老人最容易摔倒的几个时刻
一起来了解一下
●起床时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可能不稳定,易令人产生头晕、头痛、眼花、胸闷等症状。
●洗澡时
浴室湿滑,老人行动力下降,洗澡难免用时更长。当温度逐渐升高会导致血管收缩、出汗增多,造成缺氧、头晕、目眩等症状。
●起夜时
据临床统计,超过50%的老人骨折是起夜时摔伤造成的。起夜时的血压变化造成脑供血不足,造成短时间头晕,而夜间光线昏暗,老人视力差,再加上半夜头脑不清醒,极易摔伤。
●接电话时
很多老人一听到电话铃响或震动就会条件反射地紧张,急着去接听,忽略了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上下车时
拥挤的公共交通很容易让老人摔倒,所以老人最好不要去挤公交。腿脚不灵活的老人应配备拐杖,尽量选择有家人陪伴时或人少时出行,避开交通高峰期。
●坐扶梯时
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即使扶着扶手,也可能站立不稳。所以尽量选择乘直梯,如果只能选扶梯,应保持双脚等肩、分开站立的姿势。
预防摔倒,注意细节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研究员段蕾蕾表示,预防老人跌倒,可以对居家环境做适老性改造。
(1)地面防滑处理。
(2)在卫生间、马桶、楼梯等位置安装扶手。
(3)去除室内地面高度差。
(4)改善室内采光和照明,夜间可使用小夜灯。
(5)更换高度和软硬不适宜的沙发等,搬走室内会阻碍老年人走动的物品。
段蕾蕾还强调,雨雪天气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出门。老年人出门时,要放慢走路速度,穿防滑鞋,双手不要插在衣兜里,必要时要使用手杖。
老人跌倒怎么扶如果遇到家中的老人意外摔倒
不要不分情况就搬动老人
老人跌倒怎么扶
也是有讲究的
海南医学院*委书记、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吕传柱表示,遇到老年人跌倒时,要先根据情况判断老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些情况下不可随便搬动。
他解释称,从急诊急救角度出发,如果遇到跌倒的老人,要先判断他的意识状况,若意识不清,昏迷甚至还伴有呕吐等症状,应该让老人平躺,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是通畅,然后解开衣扣(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隔离滚烫的地面),同时要迅速呼救,拨打。
“以上情况如果出现意识不清,有可能是脑中风、脑出血,或者是脑梗塞的情况,如果盲目搬动可能使出血进一步加重,所以不搬动是有道理的。”吕传柱强调。
老人跌倒如何自救如果老人独自一人在家或者走在路上摔倒了身边找不到可以求助的对象老人该怎么自救呢?
老人跌倒怎么扶,也是有讲究的。老年人摔倒后不要急于尝试站起来,通过屈腿翻转身体呈俯卧位,借助双手和膝盖跪起来。若身边有比较稳定的物体,可以借助物体站起来;如体力不支站不起来,可先屈腿尝试移动身体,拿衣物垫在身下,等待救援。
另外,老人如果摔倒,尽量拉扶住身边的固定物,如果没有物体借助,就尽量顺势倒下,摔倒时记得可用双手支撑一下,因为即使手腕骨折,也比大腿骨折容易治疗。手腕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不做手术也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摔倒后平躺在地上,感觉腰疼的话,不要随意乱动腰椎,避免造成关节脱位。
●出门要穿防滑鞋,鞋底不宜硬。
●平时多吃些奶类、豆制品。
到了六七十岁时,不管有没有明显症状,医院去测个骨密度,如果骨密度不大好了,那么最好正确地使用抑制骨流失的药物,并适当补钙和进行适宜的户外运动。骨质疏松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尽量让其发展得速度慢一点,程度轻一点。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袁老走了
这是全人类的损失
谢谢袁老,让我们不再挨饿
袁老,一路走好!
也希望所有中老年朋友都能保护好自己减少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真正成为“不倒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