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注:每日指南共识.....
本部分内容细节可参考译文专门指南:
权威患教l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专业版)全文链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版-12-2
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13(4):-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胰岛素注射技术是实施胰岛素治疗的基础。全球注射技术调研结果显示,缺乏注射技术教育、对注射技术掌握不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容易引起皮下脂肪增生、疼痛等多种并发症。接受与胰岛素注射相关的教育,可使广大患者受益。胰岛素注射的教育内容包括心理调节、注射治疗的方案、注射装置的选择及管理、注射部位的选择、护理及自我检查、正确的注射技术、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预防、选择合适长度的针头、针头使用后的安全处置。
目前主要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包括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或特充装置)、胰岛素注射器及胰岛素泵。在为患者选择胰岛素注射装置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人需求、实际情况和各种注射装置的优缺点,进行个体化选择。此外,还需要通过合适长度的针头将药物输送至皮下组织内。
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是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当皮肤表面到肌肉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针头长度时,需要捏皮或调整注射角度,以提高注射安全性。胰岛素注射可能会出现脂肪增生、脂肪萎缩、疼痛、出血、淤血和特发性皮肤色素沉着等并发症,为了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定期轮换注射部位,包括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以及避免针头重复使用[?]。
胰岛素泵
要点提示:
胰岛素泵适用于T1DM患者、需要胰岛素泵治疗的T2DM及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A)
(一)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本节提到的胰岛素泵治疗是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即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的一种胰岛素给药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达到更好控制血糖的目的。
(二)胰岛素泵简介
经典的胰岛素泵由4个部分构成: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储药器、与之相连的输液管和可埋入患者皮下的输注装置。在工作状态下,泵的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储药器后端贴紧的活塞,将胰岛素通过与储药器连接的输液管输入皮下,然后经血液吸收发挥降糖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除了经典的胰岛素泵以外,含有CGM的胰岛素泵(SAP或3C)、混合闭环胰岛素泵、贴敷式胰岛素泵以及具有低血糖暂停功能和预测低血糖暂停功能的胰岛素泵等新型的胰岛素泵相继问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血糖控制[?]。
(三)胰岛素泵的应用人群
作为一种CSII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包括T1DM患者、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GDM患者、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需要长期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其他类型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术后等)。
1.T1DM:
对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T1DM患者,如血糖控制不佳,可以考虑改用CSII。在老年T1DM患者CSII同样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T1DM患者,CSII治疗除了在降糖方面具有优势外[],尚能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2.妊娠患者:
GDM、糖尿病合并妊娠及糖尿病患者做孕前准备时均可使用CSII。妊娠期间使用CSII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使母亲体重增加更少,改善HbA1c[?]。妊娠期CSII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使用CSII治疗新生儿大于胎龄儿比例较高[],CSII还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CSII治疗能减少新生儿并发症[]。3.T2DM:
在T2DM患者中,长期CSII治疗主要用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波动大,虽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频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4.T2DM患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下列患者,CSII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包括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具有一定病程,已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但血糖仍明显升高(HbA1c≥9.0%),或已起始胰岛素治疗且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血糖仍未达标(HbA1c≥7.0%)者,可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而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采用短期CSII强化治疗,有助于解除患者的高糖*性,恢复其胰岛功能,达到临床缓解,有学者报道1年的临床缓解率约为50%[?,?]。5.围手术期:
短期CSII可用于围手术期患者,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使用CSII治疗后,相比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者,不仅血糖控制更好,同时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四)胰岛素泵的设定
使用CSII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每日的胰岛素总量。对此前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初始剂量通常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日总量(U)=体重(kg)×(0.2~0.4U/kg);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每日总量=用泵前每日胰岛素用量×80%,可以根据病情酌情增减。一般而言,基础输注量占全天胰岛素总量的40%~60%,可以按需将24h分为若干个时间段,分别设置不同的输注速率。餐前大剂量通常按照1/3、1/3、1/3分配。带泵初期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泵的设置,包括基础输注量和各个时间段的输注率以及餐前大剂量。
内分泌代谢病疾病
CK医学科普内分泌代谢病知识架构
CK医学科普内分泌代谢病分级诊疗
CK医学科普PS:想入专业群的内分泌专科医生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