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梁宁
单位
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个案背景
(一)接案来源及问题
1.来源
案主是社区的残障人士,经过社工多次上门探访过程中,了解到案主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对于社工开展的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每次社工联系案主过来参加活动,案主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出席,这让社工感觉到很困惑,同时在探访时了解到案主因五六年前中风半身偏瘫后,左侧的手和脚都不灵活,而且还会经常疼痛,最近一次探访,案主讲述自己蹲在卫生间里,起不来,家里也没有人,最后用了一个钟时间慢慢的运用旁边的水管扶着起来。2.问题
案主由于自身身体原因(因五六年前中风半身偏瘫后,左侧的手和脚都不灵活,而且还会经常疼痛),极少外出参与社区活动
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弱,社会支持网络不足
生活方式单一(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电视)
(二)个案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陈叔案主性别:男跟进社工:梁社工(三)个案背景
案主与妻子、儿子一起居住,但由于案主因五六年前中风半身偏瘫后,意志力消沉,妻子曾经一度与案主提出离婚,另外案主与妻子在生活方面相处的关系不太融洽,儿子长期在外读书,两父子的关系比较平淡,所以案主变得优柔寡断、意志力消沉而且还缺乏自信。案主年轻时做过几份不同行业的工作,因五六年前中风半身偏瘫后,身体影响因素,就没有继续工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接触,不参加社区中任何的活动。案主因为自身身体原因,居家上卫生间时候,曾经发生过意外,这对案主自身的居家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案主长期与外面隔绝,卫生间的扶手一直没有安装。二、需求评估
(一)需求界定
情感陪伴和关爱的需求,案主与妻子在生活方面间相处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妻子也长期在外工作、儿子也在外读书,所以缺少情感上的陪伴和关爱。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案主由于身体残障原因,平时生活中很少外出,没有社会支持网络,缺少朋辈的支持。资源链接的需求;案主由于经济情况以及身体原因,曾经在家上卫生间中发生了意外,也没有安装居家扶手,缺少社会资源。(二)理论指导及技巧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划分,案主现在是情感的需要和归属需要,无论在社区中还是家庭中,都缺乏着自我的朋友圈和社交圈,因此社工在服务中主要的目的是给案主提供情感支持以及关怀。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案主由于经济情况以及身体限制,曾经在家上卫生间中发生了意外。因此,经过社工多次上门探访后,案主主动求助社工社区中是否有卫生间扶手的扶手器申请,但由于案主身体的限制,无法安装卫生间扶手,社工在服务中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案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协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案主链接小夜灯项目,为案主提供居家安全套装,里面有扶手、防滑垫、小夜灯,同时招募专业上门安装卫生间扶手的社区志愿者,解决案主安装扶手的困难。三、服务目标和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案主获得居家安全改造的资源;2.案主扩大人际圈,丰富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3.案主获得了社区的情感支持及关怀较之前多。(二)服务计划
在经过多次上门探访,与案主慢慢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得到了案主的接纳和信任。在个案服务中,收集案主现阶段的需求和困难,后期整理。第一个需求情感支持需求;第二个需求是卫生间安全扶手需求;第三需求是居家安全知识;链接社区中专业上门安装扶手的志愿者资源,协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案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邀请案主参与社区活动,扩大案主的社交圈子,同时运用社工的力量给予案主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四、服务过程
1.第一次介入(主要是了解案主的家庭情况、建立关系及了解案主的需求进一步的跟进)
案主与社工初步熟悉之后,通过一对一入户的形式,社工了解到案主的情况,于是将案主确定为个案对象。在之前的交流中,案主向社工说过自己非常想参加社工组织的活动,希望可以通知他,但在之后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中,案主告知社工自己不方便参加。图一:社工与志愿者为案主送上居家安全家用套装及爱心大米剪影
所以让社工感觉很是疑惑。通过面谈,社工了解到,案主平时是与妻子、儿子一起居住,但据案主阐述中,妻子因为自己整天消极态度,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争吵,因此妻子白天都外出工作,晚上才回家,儿子也是由于要外出上学,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也较少。在前五年由于中风左边偏瘫导致现在肌肉萎缩,现在手脚都没有力气,而且经常疼,在性格方面会呈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长期自己独自在家,生活单一,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电视。在社工探访过程中,曾经告诉社工,对社工开展的活动还挺想参加的,但是担心开展活动的地方在另一个社工站点,相隔家里远,而且开展活动的地方是二楼,自己腿脚不方便外出。所以面对社工再三的邀请,自己经过考虑还是决定不去参加了,也是出于路程远的原因。面对案主的这个问题,社工表示自己平时一个人在家里要注意安全,社区活动的事情可以再想办法,如果实在参加不了,也没关系,社工可以有时间都会过来探访,在案主单一的生活中添加一丝安慰,随后,案主对社工表示感谢。2.第二次介入
本着去了解案主的详细情况去对案主进行家访,案主是一个性格孤僻、沉闷的人,但经过前期社工与案主建立的关系,所以面对社工的到访案主显得很是热情,一开始,社工便跟案主聊的很愉快,聊聊家常,气氛显得比较轻松。在此过程中,社工观察到刚开始案主还是稍有些拘谨,但社工运用引导、支持、鼓励等社工专业技巧,让案主信任社工,所以接下来的对话都很顺畅。在之后的聊天过程中,社工运用聚焦、引导的社会工作手法,将话题转移到案主自身上。案主也主动跟社工讲自己的情况,在前一段时间,自己在上厕所过程中,因为自己腿部问题,曾经在家里的卫生间摔倒,在卫生间蹲了一个小时起不来,最后自己靠旁边的水管慢慢扶起来。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妻子外出打工、村里的分红以及残疾人津贴帮补生活,因为自己只能腿脚不方便,所以没有赚钱的能力。家庭生活开销除了给儿子学费之外,基本没怎么用钱,生活还能维持。但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案主也想丰富一些自己的生活。3.第三次介入
在本次个案访谈过程中,社工对案主给予了精神上的陪伴,以及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引导、鼓励案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社工让案主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告知案主近期社区会有一次集体残障人士季度生日会,到时候会有很多游戏环节和切生日蛋糕,社区的残障人士也会到来,到时候可以与附近的残障人士一同前往。案主表示自己到时候看看实际情况先,出去走一走,与社区其他残障人士沟通交流。4.第四次介入
社工在前期的工作中,了解到案主曾经在自家的卫生间有跌倒的情况,因此案主链接社区中小夜灯项目,提供居家安全套装。招募专业上门安装扶手的社区志愿者,解决案主安装扶手困难,招募到志愿者后,社工向志愿者说明了案主的一些情况,可以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帮助案主建立日常社会支持网络,扩大案主的社交圈,让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案主支持。此次个案会谈,是社工与志愿者一同前往的。对于志愿者的突然到访,案主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些茫然。经过社工的解释,案主从刚开始的抗拒到后面慢慢有些改善。社工告知案主,志愿者都是本社区内的居民,他们都是特别有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现在让案主和志愿者互相认识,在后面的生活中,彼此慢慢熟悉,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事情时,可以寻求志愿者的帮助,也好有个照应。图二:社工与志愿者上门为案主安装居家卫生间扶手剪影
志愿者这次上门除了与案主建立关系,主要是为案主安装卫生间扶手,志愿者安装的过程,一边与案主说明在使用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与案主讲述了居家安全方面知识。5.第五次介入
此次个案会谈是社工与志愿者上门安装完卫生间扶手之后,社工进行探访的。在此次个案会谈过程当中,案主向社工表示,对于安装完扶手后,现在使用的很方便,感谢社工与志愿者的帮助。最后,社工向案主说明之后要尽量多出去走一走,多参与社工活动,跟社区志愿者多多交流,慢慢地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并告知案主此次会谈结束之后,社工结案。之后生活中有问题可以找社工给予帮助。五、服务评估
(一)评估方法
1.社工与案主进行成效访谈;2.案主的服务成效自评。(二)效果评估
在个案服务结束之后,社工运用访谈方式进行了评估,社工也对案主的情况进行了后续跟进:1.社工通过链接社区的志愿者以及中心资源,协助案主获得居家安全改造的资源;2.社工通过邀请案主参与社区服务,积极引导案主走出家门,扩大其人际圈,丰富案主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3.社工与志愿者定期上门与案主闲聊家常,案主获得了社区的情感支持及关怀较之前多。六、结案
服务计划与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个案结案。七、社工反思
在整个个案服务的过程中,案主对于社工的工作是非常支持和配合的,社工与案主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社会工作者在反思了整个个案过程之后,总结出以下方面:1.针对残障人士案主开展服务时,需要更多的运用鼓励、支持、引导技巧。残障人士在很多时候会表现的不自信、拘束和没有安全感。社会工作者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一个微笑着鼓励,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倾听的举动,都会让案主放松下来,增强案主的自信心。2.在社区内开展残障人士宣传服务活动和组织开展残障人士朋辈支持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主动去了解和帮助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这群体,同时也为残障人士搭建社区朋辈平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3.鼓励社区居民主动的关怀和探访社区残障人士,给予社区残障人士日常的陪伴和支持。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平台立场。
转载自:“社工客”
共融大沥创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