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说: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大学生陈景维,是今年教育奖得主之一,阿嬷与慈济志工分享他的荣耀。疾病无法限制景维实现梦想,他积极生活,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最后一天。(摄影/萧耀华)
二十至二十一日众生自有众生福
9.20~21《农八月?初四至初五》
为陷入苦境的人铺路脱困,也接引更多人齐力开出大道,在人间接起善因缘。
菩萨道就在脚下
泰国慈济人透过网络视讯报告近期会务,林纯铃师姊等人谈到慈善扶困的苦难家庭,以及许多无法取得社会福利保障的难民苦况,忍不住哽咽泪下。
上人开示:「人间真的很苦啊!众生受苦,需要菩萨救助,而救人的菩萨除了要有慈悲心,还要有智慧,才能真正造福人间。菩萨道就在你们的脚下,只要你们跨出脚步,不只自己走在这条大道上,还可以接引人人同行,人多力大,帮助更多苦难众生。」
「众生各有业力与福报,一时陷入苦境,是缺了受助的缘,就如卡在荆棘丛中,缺了一条路可以走出去;需要大家共同出力,铺出一条平坦的路、开出一条宽广的道,让这些卡住的人脱困,走上宽广的大道。这就是人间菩萨的使命,一方面度化众生,一方面在人间不断地接起善因缘,让众生的福报现前,得以脱离困境。」
上人鼓励泰国慈济人放心去做济贫纾困的慈善工作,不必担心力量不足,众生自有众生福,也许社会大众因此看见慈济人的付出而启发爱心,就能得到源源不绝的爱心力量支持;且还有台湾本会作为后盾。
「看到难民也响应『竹筒岁月』,我很欢喜!你们现在帮助他们,真诚地爱着他们,他们也愿意点滴累积反馈,这一点一滴如同一粒粒善与福的种子,付出的同时也在生命中点滴累积善与福,将来得福离苦。」
上人说,无论是日存善款或米粮,积少成多,可以看到有形的成果;无形的心轮一转,发心帮助别人,长久以往能够使得身心柔和,养成行善助人的好习惯,也会让人因此走入慈济而改变习气,从而改善家庭气氛与人际关系。
上人亦期勉泰国慈济人合和互协,凝聚法脉宗门的精神力量。「最近师父身体不好,但是我深知自然法则,所以心无挂碍,只有一项担忧──若是有朝一日师父不在了,弟子们还能不能合和互协?唯有人人传承师父的精神,合和互协四合一,合于静思法脉,慈济宗门才能巩固,而且世代永续。」
自我提醒要付出
「缅甸『米扑满』会员,大多接受过慈济的帮助,慈济发放米粮、稻种给他们,他们每天存一把米反馈,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存下这一把米,不只可以救别人,也会改善自己的心态,因为天天都会自我提醒:要助人、要付出。」
二十一日志工早会,上人开示,慈济人「教富济贫」、「济贫教富」,引导众生启发爱心。生活无虞的人走入苦难人的生活环境,从而「见苦知福」,不再斤斤计较,愿意付出助人;在帮助贫穷苦难人的同时,也引导他们付出心力帮助其他需要的人,鼓舞、提振起他们的精神力量。
「自己的爱心富而有余,才能够为别人付出;既然能够用爱对待其他人,对于家人、亲友,更应该互爱、和气,自然就会改善自己的心态。」
本文选自慈济月刊集
感恩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