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慈济月刊期减少世间杀业
TUhjnbcbe - 2021/1/29 1:51:00

封面图说: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大学生陈景维,是今年总统教育奖得主之一,阿嬷与慈济志工分享他的荣耀。疾病无法限制景维实现梦想,他积极生活,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最后一天。(摄影/萧耀华)

二日减少世间杀业

9.2《农七月?十五》

素食有益健康,吃得饱、吃得正确、吃得毫无亏欠。

表达「完整的爱」

医院林欣荣院长带领团队返回精舍,与上人分享院内温馨个案故事,主题为「血浓于水真实爱?孝亲祈福感恩行」,有病患与家属来到精舍现场见证并表达感恩,医疗同仁亦感恩各科合和互协,以及病患积极配合医疗,故而创造生命奇迹。

上人表示,慈济是一个感恩的世界,不仅是接受者感恩,付出者更感恩有机会可以帮助人、为人拔除苦难,这分感恩心是发自真诚。例如美国慈济人穿梭在闹市之中向人劝素,并且倡导慈济大爱,呼吁大众提起真诚之爱,人与人之间要以爱互动。有人认同响应,也有人冷漠无视,无论面对何种声色境界,慈济人皆是感恩以对,视为增长慧命的养分。「现在的世界很缺爱,但是人间不能没有爱,我们有使命,要把爱找回来,就要从自己做起。」

「我们之所以感受苦,是因为有这个身体,一旦身体的小乾坤四大不调,立刻就感受到不舒服、会痛苦;尤其是老来退化,行动受限,也会觉得很不自由。当身体健康的时候,感受不到健康的重要,总是向外追求;但若是生病了,身体有缺陷了,身外之物再多,也无法填补体内的缺乏,难以解救病苦。」

「我常说人心贪欲深重,总是『有一缺九』,有了十元觉得应该要有一百元;有了一百元,就希望可以得到一千元,得到愈多就贪得愈多,贪念无穷尽,永远不满足,心如果不满足就会觉得苦,所以贪欲深重的人总是感到苦。」

「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所求的境界最轻安自在,这样的人生最为享受。一般人追求福、禄、寿,但是真的有人享受到吗?子孙满堂者牵肠挂肚,家业、事业做得很大,也有种种身心牵累。」上人有感而发,虽然自己出家修行,却走入人群,与这么多人结缘,为众生担米箩而负担沉重,见天下苦难总是忧心忡忡;虽然辛苦,但很庆幸有一群慈济人与自己结了很深的法缘,许多师兄师姊都发愿生生世世跟随。

曾经有几位资深的师姊,原本专事念佛,希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从皈依上人且做慈济以后,她们说:「我们现在不要求往生西方了,要尽此一报身,走入人间做善事,精进力行菩萨道。」有过去的莲友对她们说:「你们不再念佛,万一将来堕落恶趣该怎么办?」她们表示只要跟着上人就对了,即使上人发愿到地狱,协助地藏王菩萨度众生,也甘愿跟随。

「我对她们说,我们到地狱,是要守在地狱之门,劝人人往善的方向走,来到地狱门口就要及时回头,不要堕入地狱,让地藏王菩萨及早度尽众生;救度众生、广结善缘,才是我们人生的方向。」

「医疗工作就是在救人,救度众生,也要有完整的爱。要如何做才能表达完整的爱?就要茹素以尊重生命。」上人说,许多人难以放弃肉食,却不知道素食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因为吃得毫无亏欠,不会背负众生的命债,且有益身体健康。

上人亦勉励护理同仁,除了茹素表达对众生完整的爱,也要将「白衣大士」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从内心显于服仪形象、行为举止,守住纯洁无染的「护理之光」。期待所有的医护同仁,都要抱持从医的初衷;医院,要相互勉励,有共同的志向,合和互协地发挥医疗良能。

「菩提大道直,只要发了一念心,愿意迈出脚步,这条菩提大道就在你的脚下;秉持无私大爱,为大众付出无所求,这条大道会走得踏实,而且愈走愈开阔。」上人与众共勉,只要是对的事,是无私为大众付出的好事,就要用心去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有多大,福量就有多大,会有足够的力量做得到。

做好「食事教育」

与慈济大学、慈济科技大学主管同仁座谈时,上人强调「食事」重大,人要生存,就必须进食;慈济在海内外做慈善救济,也有一大部分是救济贫穷、饥饿者。近年来发生过几次瘟疫,病原是来自动物,因为人杀动物、吃动物,病*跨物种感染,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严重疫情,所以「吃得饱」很重要,「吃得正确」更重要。

「虽然疫情难以预料,但是对于『吃』,我们现在就要很重视,不只要吃得饱,还可以表达爱,而且是完整的爱,爱己及人──自己吃得饱,还要想到正在饥饿当中的人,在需要之处落实慈善工作。」上人说,素食有很深的道理,要靠教育让人了解,期待人人多提升一分对众生的爱,降低一分对肉食的欲念,减少世间的杀业。

上人说,在创设慈济护专之初,就对慈济学校有两个坚持不能退让的条件,其一是师生都要穿制服,其二是校内一律供应素食。「我对教育有我的理想,对于慈济学校有很深的期待。教育本来就是要树德,树立人的品德,品德就要从言行举止、服装仪容展现;老师有品格,才能以身教影响学生。老师的服装仪容朴素端庄,而且有高品格,学生自然能够尊师重道,以老师为学习榜样,将来出社会也能守规矩,成为有品格的优秀人才。」

「教育志业是在理想中建立起来的,已经三十一年了,培养出三十届毕业生,有许多人投入志业体。最近常常听到慈院的主管同仁分享,自己是慈科大或慈大毕业生,说起当年的校园生活,都有说不完的快乐回忆;除了在慈院服务,也有人在其他医疗院所任职,都很有成就。最欢喜的是看到慈济学校毕业生在志业体里承担重任,所以我要对校长、老师们说感恩。」

上人说,慈济学校的招生都很顺利,这是因为创校以来大家努力提升教育质量,让家长安心送孩子来就读;期待创校之初的校风犹在,精神理念要恒久保持。也请校长、老师们做好「食事教育」,从营养学、环境学、生命科学等学科角度分析素食的优点,以及慈济为何积极劝素,带出慈济的精神理念,说明「非素不可」的理由,让大家知道素食是清净健康的饮食。

「我很期待教育能够弥补人心的观念缺失,我们的教育固然要跟得上时代,但是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仍然要照顾好慈济教育的体质,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这是最重要的。」

本文选自慈济月刊集

感恩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济月刊期减少世间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