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截瘫女孩坚持创作,发表数百篇作品,用诗歌
TUhjnbcbe - 2025/8/1 22:23:00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7日讯(记者蔡欣星通讯员耿锦黄晶)午后晴暖,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桌上,32岁的陈雨濛在书桌前一站便是两小时,构思着自己最新的诗歌作品,这是每天属于她的可以忘我的时刻。

18岁那年,陈雨濛不慎从高处跌落造成截瘫,十多年来,她用文字和绘画,将自己从“一天都过不下去”的状态里拉回来,并凭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被吸纳进东西湖区作家协会。

“站立是我锻炼的方式,这个过程中我能做很多事。”在位于东西湖长青街团结社区的家中,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这个短发、说话轻柔的女孩。在她房间靠窗的书桌上,摆放着笔记本和《鸭绿江》《长江诗歌》《齐鲁文学》等不少杂志,此前她已有数百篇作品陆续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陈雨濛站在这里完成的。

临近高考那年,陈雨濛不慎从高处跌落造成截瘫,难以承受的疼痛、不能自理的生活、无法继续的学业,让她一度“一天都过不下去”。后来在残疾人互助群内,她结识了一位喜欢写作的朋友,看到对方常常拿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陈雨濛重拾对文学的热爱。为了防止肌肉萎缩,陈雨濛要求自己每天戴着假肢站立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而她就用这段时间进行创作、阅读。

“一年中多出的这一天,2月29日,武汉,请不要哭泣。”这是陈雨濛创作的一首名为《叩问》的诗歌。去年疫情特殊时期,也是她最受触动、最高产的时候,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了数十篇诗歌和散文,记录下当时的心情、特殊时期的生活,并被采纳发表。“那个时候,每天都被医务工作者感动,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周都会给我家送来物资,我想把这些事情和感受记录下来,让大家了解真实的武汉。”

去年8月,武汉防汛紧张,作为东西湖区作家协会成员的陈雨濛,为人民子弟兵创作了一首诗歌并被选中,参与线下交流。那也是陈雨濛第一次当着大家的面,朗诵自己的作品。“当时是在一个小礼堂,台下坐着的都是即将退役的军人,进礼堂时因为不便,我是被大家抬上去的。我很感谢有人欣赏我的作品,但更感谢这些保卫我们家园的人,他们也给了我生活的力量。”

陈雨濛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改编的四格漫画。陈雨濛绘

这两年,陈雨濛又自学软件,学习如何画插画,创作四格漫画,图文排版。只要看到有人做得好,她就去学。她觉得别人可以做到的事,自己通过努力也一样可以慢慢做到。

“创作的过程就是和想象力对话,可以开阔视野,也疗愈生活的疼痛。”陈雨濛说,她不知道未来的医学会不会发展到有一天可以让自己完全站立,但她可以做的是让自己过好现在每一天的生活。

1
查看完整版本: 截瘫女孩坚持创作,发表数百篇作品,用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