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年曾有过一项风靡全球“冰桶挑战”活动,有诸多世界名人如: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谷歌联合创始人)、蒂姆·库克(苹果CEO)、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CEO),中国的雷军、周鸿祎、刘德华等众多明星大佬参加了活动。一桶冰水从头上一浇而下,确实酣畅淋漓,也略显狼狈。在完成挑战后上传视频,并且再点名3个人挑战,如果不参与挑战的就得向“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协会捐款美元以表支持。但我们很少知道,俄罗斯一名科学家使用液氮进行另类“冰桶挑战”赛。
液氮就是液态的氮气,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沸点为-°C。如此低的温度,人的皮肤接触不当可导致冻伤。但这位时年34岁的俄罗斯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AntonKonovalov)进行了“液氮挑战”。
据英国《每日邮报》年11月17日报道,科诺瓦洛夫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一家液氮生产化工厂工作。在视频中,科诺瓦洛夫在开始进行液氮挑战前说:“我相信物理、生物以及数学法则,我希望它们不要出错。”他折下一支带叶的树枝,将其伸入液氮桶中,树叶立即被冻结。用手碰触后,这些树叶碎裂成渣。看来,温度确实低得吓人。
科诺瓦洛夫抓起装有液氮的桶,将里面冰冷的液体浇到头上。当液氮浇到头上后,科诺瓦洛夫没有被冻成冰人,他只是简单地摇了摇头。科诺瓦洛夫承认,液氮很冷,但他依然能挺住。他的朋友们立即上前检查,看他的身体是否依然柔软,他本人则对着摄像头微笑不止。
我们国人更厉害,据年2月的《大连晚报》报道,大连一名小伙子18岁的小伙子在记者采访时当场表演,喝了两杯“液态氮饮料”。“他缓缓将保温杯拿起,很快向口中倒了一口液态氮。……大量的白色物质从丁翰林嘴中冒出……大量的白色气体就被喷出去近半米高。”
小伙子说:“我都尝试过百余次了,只要掌握好力度和液态氮的流量、喉咙做好闭合,液态氮不进入嗓子内就没问题。”他还向胳膊上、手掌上,倾倒了部分液态氮。“接触到皮肤后,液态氮部分转为白色气体,另一部分则转化成“水珠”,所有“水珠”都滚落下去,没有沾在皮肤上。”小伙说:这是莱顿弗洛斯特现象的原理。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年有一位名叫莱顿弗罗斯特的科学家在一把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持续30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滴能够悬浮起来的原因在于,接触炙热的铁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层水蒸汽,把水珠与铁勺隔开,就使得水滴悬浮起来,悬浮起来的水滴暂时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减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悬浮可以持续30秒,这就是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此现象说明当液体遭遇极度炙热时就将化作一层绝缘的气态防护层。当你用湿手指掐灭蜡烛时正是依靠着这层蒸汽层的保护。只要有充分的条件,人人都可做到这点(就如同有了防火墙一般)。但是,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或对液氮不了解,你可千万不要模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