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意思是上了年纪以后,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身体发生意外的风险增大,其实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出现老化是自然规律,而衰老的速度则受到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抗病的能力就变差了呢?主要和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方面有关:
生理原因
1、免疫系统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萎缩功能不全,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等功能减退都会影响人体免疫力。
2、食欲减退,营养补充不足:由于牙齿脱落导致咀嚼困难,味觉减退,酶活性下降等原因,老年人容易出现进食量明显减少,进而引起膳食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行动不便,活动量减少,也影响了食量的进一步下降。
、蛋白质的生理需求增加:长期慢性疾病、代谢状况改变等因素,使老年人对蛋白质的生理需求增加。
4、活动量减少:因肌肉萎缩、疾病的缘故,活动量减少,日照机会不多,导致维生素D缺乏,而维生素D也与免疫力相关。
心理原因
1、排斥进食:由于咀嚼消化功能下降,进食后容易出现消化困难,胀气,便秘,老年人更倾向选择清淡好消化的粥、汤水,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长期摄入不足,胃肠蠕动缓慢,更容易出现胀气、便秘的情况,进而排斥油腻、难消化的肉食,引起膳食蛋白质摄入不足。
2、宗教信仰:有一部分老年人也特别信奉宗教,也会倾向于选择素食,这也容易引起膳食蛋白质摄入不足。
为什么老年人上了年纪,抗病能力变差了?和什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