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一旦过了60岁以后,就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已经步入衰老阶段,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俗话说:“养生就是养命”很多人为了延年益寿,日常很注重养生。
衰老,是每个人的一生之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衰老的进程也会不断加快,人上了年纪后,经常会发现腿脚不利索、记忆力变差、精力也大不如前了,这些都是衰老的体现。其实变老并不可怕,人都会从年轻慢慢步入老年,重要的是要学会抗衰老,毕竟年龄只是个数字,生命的真谛是要活得有质量。
长寿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随着现在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同时,大家的养生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开始更注重于身体健康,如何能延年益寿了。
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人越长寿越好吗?每个人对于长寿这件事的认知都不同,有人觉得人活七十古来稀,可以活到70岁就算很长寿了。但也有人说,现在医疗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应该活到岁以上才算长寿。长寿这件事,有没有标准呢?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
目前,科/学界对于长寿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而言,只要寿命超过人均寿命即可算长寿。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年的77.9岁提高到了年的78.2岁。预计到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或将增长到81.岁,超过平均寿命即可认为是长寿,也就是说现在可以活到80岁就已经是长寿了。
但也有人认为人并非是越长寿越好,如果长寿但却一身慢病,这样的长寿毫无幸福感可言,究竟哪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幸福感更强呢?
年5月,新加坡与美国共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人的极限寿命最高可以达到-岁之间。按照这个寿命年龄来看,在60~74岁时算是“年轻”的年纪,74~90为年老的年纪,90岁以上才算得上是长寿。
该研究指出60多、70多的老人属于年轻老人,其中65~70岁是最幸福的人群,这个年龄段的老人经济情况较稳定,且已经退休了,可以享受退休金和社会福利保障,物质上相对富足。再加上身体素质也相对良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社交和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关于长寿有哪些观念上的误区很多对“长寿革命”持怀疑态度的人,往往会有以下三种误解。误解一:长寿意味着低质量生活很多人回忆起祖父母或其他老人在晚年时的痛苦景象:骨骼脆弱、肌肉萎缩,皮肤变薄且布满斑点,步履蹒跚,甚至依靠助行器或轮椅才能行动。说话时声音颤抖,个人卫生难以维持,记忆力减退,甚至连亲人的名字都忘记。这种生活质量低下的状态,没有人愿意经历,更不希望持续数十年。
然而,长寿并不意味着这种状况会延长。事实上,现代科学追求的长寿是通过预防和逆转衰老,让人们保持年轻状态,远远超过现有标准。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在实现的过程中。误解二:长寿会带来灾难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延长寿命会导致全球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崩溃,社会不公加剧,甚至导致世界秩序瓦解。这些忧虑源于对全球责任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