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可能受伤,那么受伤后如何快速康复才是重要的,骨科康复中有几个理念需要大家收藏,因为这关系到后期是否能痊愈的问题,当然最好所有人都用不到这些理念,能了解这些知识并付出实践那么肯定能获得受益。
1.摒弃“养病”的想法。树立“早期康复”正确观念非常重要,很多人会认为受伤了就要好好休息,最好是一动不动,这样的养病方法要不得。过度的卧床静养只会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不良后果。因此,有条件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适当的功能练习。如果医疗条件不允许,那么鼓励自我锻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康复治疗方案个体化。每个人的伤病和手术情况不同,所以最后的预后情况也不同,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这就要涉及到专业性的问题。很多受伤人群会相互对比,觉得别人同样受伤比自己好得快,这其实是有误区的,因为每个个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同,对于康复锻炼的执行力也是不一样的。
3.锻炼过程中的疼痛肿胀控制。功能锻炼中可能会出现损伤部位再次疼痛或肿胀,如果疼痛在停止练习半小时内消失或消退到练习开始前的水平,说明此功能练习是安全的,可以耐受。同时,关节及肢体的肿胀通常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只要肿胀程度不随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就是正常的反应和现象。因为损伤后人体各个机能都会减退,甚至会出现肌肉酸胀疲劳感,这些只要是可控的,那就是安全的,鼓励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4.关节活动范围。损伤后希望恢复到受伤之前的功能状态,这个想法可以理解,在伤病或手术后早期的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中,应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同时循序渐进,避免反复活动提高活动度和灵活性,否则可能导致关节肿胀、积液甚至骨化性肌炎等不良后果。同时要克服练习中的惰性和急躁情绪。康复练习需要持之以恒,不要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