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对于生活与工作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帕金森病情初期隐匿,但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到了后期有些患者甚至无法自理。帕金森病在中医又称为震颤,颤症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代亦称为“颤振”或“振掉”。本病多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呈进行性加重。
有患者反映:自己很多时候感觉腿不舒服,走路走得不是很好,有时走路踉跄,重心不稳,很容易摔跤,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帕金森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中比较明显、常会出现的一类现象就是“易跌倒”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帕友都会出现跌倒现象。在帕金森病的症状中,姿势异常、平衡障碍、冻结步态等问题都是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
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跌倒通常因为这几种原因:
一、姿势异常
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病情会逐渐加重,患者的姿势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会呈现弯腰前屈的行走姿势,肌肉也会变得僵硬,容易引发摔跤、跌倒。
二、平衡障碍
帕金森病易累及患者控制行走、保持平衡的脑部区域(基底节和脑干),使得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姿势调整反射。患者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会出现身体不容易平衡的现象,在稍不平整的路面行走、被人碰一下都可能会跌倒。为了保持平衡,患者会越走越快,止不住脚步,导致跌倒。
三、冻结步态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容易在开始移动或接近目标时出现“冻结现象”。“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脚似乎粘在地上,必须停顿数秒后才能继续前行或者无法再次迈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会让人感觉不稳定,进而增加摔倒的风险。
四、肌肉无力
肌肉无力会导致患者身体前屈前倾的更为厉害,间接增加了跌倒的风险。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坚持力所能及的锻炼,避免肌肉萎缩无力,避免关节僵直挛缩。
五、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在快速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黑曚、晕厥及跌倒等现象。因此在起身时一定要慢慢来,切莫突然站起、开始行走。
六、视力障碍
一些帕金森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问题,如视物模糊或辨距困难。这会增加患者越过障碍物或穿过狭小空间时的危险性,从而导致跌倒的现象发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老人摔跤?可通过以下练习正确行走的方法,来避免摔跤。
(1)行走时先确定要去的目标,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
(2)身体直立两眼向前看,起步时足尖尽量抬高,着地时先足跟再足尖;重心移到一侧脚上之后再迈下一步,双臂尽量随之摆动。
(3)可以在家中按照日常的步伐长度,在地面上划格子或者划线;用指令行走的方法来控制患者的步频,患者每迈出一步,都要经过迈步、停止动作、获得平衡、再迈步的过程。
(4)在训练过程中,随时纠正患者不良的行走姿态,包括抬脚低、向一边倾斜等。有条件的可在场地两端设置镜子,帮助患者自我纠正。
(5)“冻结步态”发生时,不要让身体本能的前倾,而是静止站立,待情绪放松,步态不稳的患者可以采用下列拐杖或者助行器辅助行走,避免跌倒,保证安全。
相较于长期面对西药化合物,在上方淸颤汤问世前,中医治疗帕金森最初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在近年来起到了理想的效果。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依据患者的病症、体质、表现、发病时间来进行对症治疗,除此之外,医师的治疗经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帕金森病虽然影响生活,但是通过合理的应对治疗,是可以达到帕金森的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
上方淸颤汤是基于卢老大夫多年的临床经验与丰富的知识储备,结合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卢老自身的独特的认知,在患者病情症状表现的不同上,以多味名贵中草药配伍而成,病情不同,用药不同,一人一方来进行针对性治疗。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阶段性的,对帕金森进行对症治疗。
上方淸颤汤应对帕金森病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补益脾肾,扶正祛瘀,使病情发展得到控制;
第二阶段:培补元气,濡养筋脉,使症状得到改善恢复;
第三阶段:固本培元,益气养血,巩固疗效,停药观察。
除药物治疗以外,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更多的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帕金森可能会让患者抑郁、消极,负面情绪充斥内心,此外,帕金森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还会出现精神障碍,症状表现为幻觉、错觉等,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个心理治疗,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此外,患者平时多注意饮食,保持饮食均衡清淡,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这样可以帮助改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