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虚”,很多人第一联想就是“肾虚”,其实不然,在传统医学上,最常见的问题则是“脾虚”。毫不夸张地说,十个人去看中医,九个人就有脾虚的问题。不仅老年人、成年人,就连小孩都有可能会有脾虚的问题。
现在养生热潮越来越庞大,而在养生观念中,其中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若是先天不足,那么是可以靠后天来弥补的,从这就可以看出脾的重要性。若是脾脏虚弱,那么症状也非常明显,可以说脾若虚,人就等于废了一半。医生提醒,身体若出现这些症状,那是提醒你该调养脾脏了。
那么脾虚的人,身体会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呢?
1、面色萎*,看起来没有光泽,嘴唇颜色淡白
2、舌体胖大,苔白腻或舌苔有齿痕
3、睡觉流口水,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4、消化不良,容易腹胀、腹泻,有时食欲下降、纳呆
5、大便糖稀,有时候干结,有时候拉稀
6、少气懒言,容易疲惫,精神萎靡
以上这些就是脾虚的表现,其实脾虚有很多种,中医把它分为了各个证型:
1、脾气虚
表现:饭后腹胀、食欲下降、大便糖稀、倦怠无力、面色萎*、排便无力、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
2、脾阳虚
表现:大便清稀甚至每日多次腹泻,腹痛腹胀、喜按喜温,遇寒腹痛加剧。平时畏寒肢冷,口淡乏味,舌淡胖伴齿痕、面色虚浮而苍白,女性白带清稀量多。
3、脾阴虚
表现:饥不欲食,低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唇干不欲饮,手足烦热,面色白但两颧潮红,大便偏干、排出无力,腹胀夜间加剧。
4、脾虚气焰
表现: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5、脾不统血
表现: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
脾虚的证型还有很多,因人而异,所以在调治的过程中,需要医生辨证施治。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有脾虚的情况,无非是因为脾虚产生的原因太过普遍。
为什么会脾湿呢?
第一、饮食不规律。
很多人在平时都有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并且比较喜欢食用辛辣的食物,这样就会对脾胃造成伤害,从而引发脾虚的症状。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各种疾病。
第二、缺乏运动
有些人出现脾虚,可能是因为缺乏运动所引起的,因为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素的排出,如果经常不运动,就会导致*素在体内堆积,这种情况也会引发脾虚的症状。
第三、过度劳累
如果长期出现过度劳累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也会引发脾虚。因此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这样才能让身体远离各种疾病。
第四、不健康饮食
很多人在平时都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食物,而且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都会直接饮用,虽然这种做法可以图一时之快,但是却会对脾胃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五、精神抑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长期都处于忧虑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正常的脾胃功能。
第六、过度减肥
有些女性在平时会过度的减肥,而且还会吃一些不合格的减肥药,这样就会伤害脾胃,从而引发脾虚的症状。
脾虚不简单,补脾需要辨证施治。前面也说了,脾虚引发的病症,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不一样,而中医调理讲究对症调理。若是身体不适,请及时就诊。#脾胃#
欢迎评论区留言
或私信我
在线问诊
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