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食物的美味,无疑是一件令人非常快乐的事。但对渐冻病人而言,能够安全的由口进食,却有可能是件危险的事。渐冻病患会因疾病进展,头颈部喉咙的肌肉萎缩、软弱,咀嚼无力、吞咽困难,使得食物或口水误入气管因而呛到或噎到。在进食的一连串过程中,也容易疲累以致情绪低落,为此减少或拒绝进食,导致营养不良。
针对病人的吞咽咀嚼困难,可密切配合医师、专业人员的训练,切不要因为这些问题而忽略了病友的营养与水分摄取。更重要的要了解什么是吞咽障碍症状,进而可以学习利用姿势摆位调整吞咽方法,以及在食物的选择配置上做调整,予以协助使其能安全的由口进食、获得足够营养避免引发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合并症产生。
▌正常吞咽可分为四个时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部期、食道期,任何一个时期受到影响所可能出现的吞咽障碍不尽相同。
1.口腔准备期:指食物进到口腔之后,要咀嚼而形成食团的阶段。
2.口腔期:食物形成食团后,经由舌头后送至咽部(前咽弓)的阶段。
3.咽部期:食团接近前咽弓,启动吞咽反射之后,即是咽部期的开始,亦是吞咽的反射阶段开始。
4.食道期:食团通过食道上方的环咽肌进入食道之后,即是吞咽食道期的阶段,食团通过食道进入胃部。
▌吞咽障碍的症状:
1.咀嚼或吞咽需过多的口腔动作。
2.进餐中或进餐后常出现咳嗽或呛咳。
3.反复不明原因的发烧或上呼吸道发炎。
4.每口食物需须咽3~4次才吞进去。
5.进餐后,舌面上或两颊内仍残留许多食物。
6.拒食、挑食,或把食物吐掉或含在嘴里。
7.咀嚼中食物往外掉。
8.明显的流涎,特别是在用餐中。
9.平时口边常有多量的分泌物(口水)。
10.进食后发声会有咕噜声。
▌依病患吞咽困难原因调整进食方式,包括:
1.最佳的吞咽姿势
2.口中食物放置位置
3.适当的食物质地或黏稠性
4.调整进食量及速度
5.改变食物的味道
6.改变进食的器具▌食物的准备:
吞咽障碍的饮食,可依病患吞咽能力调整。原则上避免稀薄液体及易碎散开的食物、易沾黏的食物。另外每天要注意5大类食物的摄取均衡,注意纤维素的摄取,预防便秘。
▌照护者和家属可配合的事:
1.了解并观察病人吞咽困难的现象及协寻咨询专业人员,支持鼓励病友参与。
2.病人进食时尽量保持坐姿,而提供食物的性质是经由专业治疗师允许的。
3.让病人有充裕的时间及安静环境,以便专心进食,小口的吃与喝。
4.要确定已吞干净,再给下一口食物。
5.进食过程中若出现呛到、咳嗽、哽到……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餐,若症状没改善或是出现呼吸困难,就需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6.为避免食物残留在嘴巴里保持口腔卫生,进餐后应清洁口腔。并于餐后维持坐姿20~30分钟,以避免食物逆流或打嗝、呛食。
7.为确定病人是否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可每月测量体重。
▌呛食问题的处理:
1.发生呛食时,应教导病人弯腰低头,以利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
2.若食物卡住喉咙,并堵住呼吸道时,则立即采哈姆立克法(注)予以施救。或是立即送医处理。
注哈姆立克法:施救者站在病患背后,手臂环抱病患,双手重叠成拳状放于病患剑突下方,以拳头向内向上推压6~10次,重复推压步骤,至异物清除为止。剑突位置:胸骨最下端的一块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