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运动神经元病导致的病因和类型
TUhjnbcbe - 2023/7/1 20:40:00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由大脑、脑干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死亡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本病主要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表现为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若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患有此病,那么子女患此病的概率比常人要高出6倍,因此建议在怀孕期间,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此病,那么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环境因素: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生与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地方,那么会增加该病的发病率。

外伤因素:运动神经元病主要是因为外伤引起的,所以当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动时,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从而导致此病发生。

病*感染:当患者患上运动神经元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该病发生。

运动神经元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进行性肌萎缩症:主要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可引起上肢萎缩无力及手颤抖、下肢萎缩无力及行走不稳。病程进展迅速,后期常并发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呼吸衰竭。

进行性延髓麻痹:主要累及上运动神经元,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病程进展缓慢,主要是舌肌萎缩伴有肌束震颤。晚期出现呼吸困难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主要累及上运动神经核和锥体束,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肌无力。病程进展缓慢,常合并其他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等。

本文的文章,如有健康问题可联系作者咨询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神经元病导致的病因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