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濮存昕丧弟又丧父,94岁母亲还身患老年痴
TUhjnbcbe - 2023/5/9 21:04:00

01

“存昕,快、快回家,存岩出事了,爸妈已经哭晕过去好几次了。”

几十年前,濮存昕在剧组拍戏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语气慌张,而且隐约还能听到几声抽泣。

濮存昕在挂断的电话后,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他不敢往最坏的结果去想,他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

可是,他的脑中回响的都是,妻子说的那句“存岩出事了”,他实在无法冷静,只能赶紧回去,见到弟弟和父母才能安心。

濮存昕日夜兼程地赶到家,他还没进家门,就已经在路上听邻居说,自己的亲弟弟濮存岩意外去世了。

但是,他不相信。

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濮存昕,直到他回到家之后,看到家人悲伤的表情,才不得不相信弟弟离世的事实。

02

濮存昕看到父母亲年迈的背影,花白的头发,他努力抑制着自己的眼泪,他怕自己哭了之后,又勾起二老悲伤的情绪。

他一边安慰着自己的父母亲,和姐姐商量着怎么料理弟弟的身后事,一边又为弟妹和侄子做安排。

濮存昕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到房间,缓缓地坐下来。

坐在床上的他,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桌子上自己和弟弟的合照,脑海中不由的想起,自己和弟弟曾经的一点一滴。

已经睡着的妻子,感觉丈夫好像回屋了,她起身看到丈夫看照片已经入神,她知道丈夫很难过。

于是她轻轻地为丈夫揉着太阳穴,轻声道:“早点休息吧,老濮,这个家还要靠你撑起来,你别再累倒了。”

听到妻子的话,濮存昕也慢慢地回过了神,说道:“我睡不着,宛萍,你陪我说说话吧。”

那一晚,濮存昕向妻子讲述了自己和弟弟的曾经。

03

濮存昕在学走路的时候,他的父母看着儿子的姿势怎么都和其他小孩不一样,医院看看,结果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

医生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不能正常走路,但是,学走路的时候就要拄拐;

如果肌肉萎缩严重,甚至一辈子都要坐轮椅,要想不那么快病情恶化,除了加强锻炼,就是多做按摩吧,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做手术,应该就差不多能和正常人一样了。

濮存昕的父母知道之后,就问能不能治好。

医生告诉他们,或许手术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他们的技术不行,让他们再去别的地方问问吧。

因为濮存昕身体的异样,导致小时候的他没有玩伴,每天都靠自己打磨时光。

没上学之前,邻居家小孩嘲笑他;上学之后,班里同学远离他。

直到弟弟濮存岩出生,弟弟不嘲笑他,而且在他被欺负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他解围。

弟弟让濮存昕觉得自己也可以和正常小孩一样,不用受歧视。

但是,虽然有了弟弟的撑腰,可是还是有顽皮、不懂事的孩子,有事没事就拿濮存昕打趣。

有个周末,濮存昕想出去走走,不知不觉他就走到了羽毛球场,他看着场上的同龄人一个个群情激昂,他内心十分羡慕,但是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准备往回走。

这时,有一群小孩突然围到他身边,抢走他的拐,边喊边笑道:“小瘸子,小瘸子,走路不像人,像鸭子。”

濮存昕气急了,想将拐抢回来,赶紧回家。

可是他的腿部力量不发达,不仅没将拐抢回来,反而摔了个狗吃屎。

就在这时,弟弟濮存希来了,大喊:“你们干嘛呢,别欺负我哥!”

这帮小孩,立马丢下拐撒腿就跑。

弟弟连忙跑过去,搀扶起摔在地上的哥哥,拿着拐,眼中含泪地对哥哥说:“哥,有我在,他们别想欺负你。”

“我弟弟来了,看见没,别想欺负我!”濮存昕冲着落荒而逃的小孩得意地说道。

听到这,濮存昕的妻子笑了一声:“你呀你,拄着拐还这么狂妄,要是正常了,那还不嚣张上天啊。”

“可是回不去了。”濮存昕摇了摇头,说着。

濮存希又接着给妻子讲到。

在濮存昕10岁那年,他的父亲苏民寻求到了可以为儿子做手术的医生。

濮家不惜花费重金,给濮存昕做手术。

濮存昕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五、六次手术,虽然整体上很成功,但是术后修复,要每天练习六、七个小时走路。

可是,哪个小孩子又有耐心,每天忍痛练习那么长时间呢?

弟弟濮存岩也知道,如果哥哥不练习这一辈子可能是残疾人,他不想让哥哥放弃。

于是,每当濮存昕练不下去,想放弃的时候,弟弟濮存岩就在一旁安慰他、鼓励他,在他累了的时候就帮他按摩,有时濮存岩的手都酸了,可是一想到哥哥的腿,就又继续坚持下去。

就这样,濮存昕在弟弟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下,慢慢地丢掉了拐杖。

04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16岁的濮存岩,身体已经好转,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于是,他心中的梦想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决心要做些什么。

他先是响应了国家号召,愿意离开北京这个“安乐乡”,去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黑龙江,参加上山下乡。

濮存昕在乡下那段时间,每天就是拿锄头耕地、割草喂猪,挑大粪等,做一些粗活。

时间一久,生活就显得十分枯燥乏味。

濮存昕这时就想搞点创意,活跃一下大家的气氛,于是经常在他闲暇之余,准备一些节目,等到大家都干完活之后,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每次看完都拍手叫好,这让濮存昕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有了当演员的想法。

时间一晃,四年过去了。

20岁的濮存已经离家四年,他有些想回家,正在犹豫自己该不该回去。

他又转念一想,他现在待的这个地方,环境恶劣,地区偏远,村长都想留下这些知识分子,帮助他们村发展。

他想着,要不就在这里再待一段时间,可是他身边的小伙伴一个接着一个的,都拿着申请,向他告别。

这让他心中不免也有些痒痒,思绪良久之后,濮存昕决定提交申请,准备回家。

可是,他的申请却一直被驳回,原因是理由不充分。

濮存昕一咬牙,给村里的医生送了3两油,医生给他开了证明:曾患有小儿麻痹,身体可能不适。

这才让濮存昕如愿回家。

回到家之后的濮存昕,把自己想当演员的想法告诉父亲。

父亲建议他报考剧团。

于是,濮存昕选择了空*话剧团,可是他虽然喜爱,但是本领不够,接连考了好几次都落榜。

他又不想让自己的梦想真的成为“梦”,所以,他边打工,边刻苦努力的学习表演技巧。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濮存昕24岁的时候,终于考上了大学。

但是,濮存昕刚进入剧团时,老师说,他之前做的都是三脚猫的功夫,上不得台面。

听到这话,他也不生气,反而是虚心求教师兄们,自己认真琢磨人物形态。

濮存昕在剧团的前九年,他没演过主角,开始是打杂,后来演小角,再后来,才能勉强分到一个有几句台词的配角。

就是他的毅力和坚持,濮存昕33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

这一年,他被老艺术家蓝天野发现,并演绎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主角——扶苏。

之后,他在蓝天野的带领下,演技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

他之后,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的孙策,《英雄无悔》中的警察,个个都让我们拍手叫好。

在拍戏的同时,他还致力于慈善事业。

或许是自己淋过雨,才想为别人撑把伞。

他在山西发现了一所“特殊”学校,里面的小孩都是“艾”患者。

后来,濮存昕了解到,他们都是天生的,也是受害者。

濮存昕的心中对孩子们充满了同情,所以他只要不忙的时候,就去这个学校,陪孩子们说话、给他们买好吃的还有好看的衣服。

后来,濮存昕和孩子们慢慢地就有了感情,他主动请缨,要当校长,还为孩子们颁发小红花,这是为了激励他们好好生活。

还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孩子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正当濮存昕的生活过得平静又有意义时,一通电话打破了这原本的平静。

05

“存昕,快、快回家,存岩出事了,爸妈已经哭晕过去好几次了。”

......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濮存昕在处理弟弟后事的时候,他是一滴眼泪都不敢流,他怕自己一流泪就控制不住。

当他送完弟弟最后一程之后,濮存昕突然意识到,父亲年事已高,母亲也逐渐老去,他需要撑起这个家,所以,他选择陪伴在父母身边一段时间。

他知道,父母伤心过度,好几次都哭晕过去了,让双亲白发人为黑发人送终已经很残忍了;

这时候如果自己就丢下他们走了,无疑是在他们的心中再插一把刀。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濮存昕事业上升的最佳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放弃,那可能这一辈子就都不会再起来了。

濮存昕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偶尔接几个小角色,补贴家用。

但是他更明白,百善孝为先这个道理。

父母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而且他和别的小孩都不一样,他曾患小儿麻痹,父母在他身上费的心思,比姐姐和弟弟都多。

所以,在一家人最难的时候,只有濮存昕站出来,这个家就还能撑住。

濮存昕虽然不愿意接受弟弟去世的事实,但是,一想到父母还需要他照顾,他就迅速振作起来。

可是,二老却没有他那么坚强,尤其是濮存昕的父亲。

濮父长时间沉浸在丧子的悲伤之中,茶不思饭不想,在小儿子濮存岩的房间中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候拿着儿子的照片一发呆也是半天。

濮存昕看到父亲这样,很是心疼,于是就想方设法地哄着他们开心,只为了能让父亲多吃些东西,他经常研究新菜品,并亲自下厨给二老做饭。

但是,濮存昕做的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

父亲进食量还是很少,很快身体不支,濮父病倒了。

医院,医生告诉濮存昕说,只是悲伤过度,如果能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再调养一段时间,应该没什么大碍;还有就是别再让老人受刺激了。

濮存昕将医生的话牢牢刻在心中,等父亲出院之后;

他想着,如果给父母换一个环境居住,减少二老触景生情,会不会对父亲的病情好一些。

可是濮存昕转头又一想,如果现在搬家,折腾好久不说,新家的邻里街坊都不熟,父母亲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想法,专心在家好好陪伴父母。

濮存昕每天起床就先给濮父濮母做饭,之后等他们吃完饭,带着他们每天去公园锻炼身体,转移注意力。

在大儿子的悉心照顾下,濮父濮母渐渐看开,就当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医院。

这次的濮父就不像之前那么幸运了,之前的悲伤过度,再加上这次查出来的高血压和肾脏问题,濮老的身体垮了。

但是,医生却说可以用药物先用药物控制,主要的让病人保持好心情。

濮父第二次出院的时候,濮存昕对父亲的身体更加注意。

他知道父亲腿脚不利索,于是,就每天背着父亲下楼,在用轮椅推着父亲去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看看绿枝绿叶。

有时候,濮存昕也会鼓励父亲站起来,尝试自己走一走。

濮老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濮存昕都会给父亲洗漱完,看着他睡着,自己再睡,生怕他有什么意外。

即使是在他这么小心翼翼的照顾下,父亲还是因病离他而去。

年,父亲因为医院,濮存昕这一次还是守在父亲床前,小心翼翼地照顾父亲。

父亲突然也发现,一直照顾自己的大儿子,他的头发也白了,他突然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拿着拐走路的小孩了。

这时候的濮存昕已经六十出头,或许是他一直在父母身边,他还觉着自己是个孩子。

是啊,在父母身边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可是他似乎也忘记了自己也当了姥爷。

“爸,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啊,没什么,一眨眼我孩也成‘老头’了,哈哈哈哈。”

这是濮存昕最后一次听父亲说笑。

这欢乐时光还没过多久,父亲就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濮父最后的时刻,全身浮肿,躺在床上喃喃而语,好像在交代着身后事,或许是看到小儿子来接他了,那一刻,他坦然的微笑了一下。

医生见此状,抓紧抢救,可是抢救失败,医生冲家属鞠了个躬,说了句节哀。

06

濮存昕的母亲,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濮存昕也跟着痛哭起来,多年的悲痛在这一刻全部爆发。

濮父的离世,让濮家突然变得死气沉沉,母亲又回到了弟弟离世那段时间,成天不说话,就傻傻地坐在楼下的凉亭中,或者拿着丈夫苏民的照片一看就是一整天。

慢慢的,濮存昕发现母亲说话迟钝、前言不搭后语,而且时常在厨房忙活,嘴里还念叨着说,存昕,你爸快下班了,洗手吃饭。

他觉着不对劲,于是就带母亲去看医生。

结果,医生告诉他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老人这两年受的打击太大,所以意识混乱了,简单来说,就是老年痴呆,别让她走丢就行。”

回家之后的濮存昕,在母亲的所有衣服上都缝上自己的手机号码。他还专门为母亲定制了一个挂牌,上面写着母亲的个人信息。

并且,他出门看见谁都说:“如果看见我妈自己出去,一定要告诉我,谢谢了。”

本来他以为,在自己如此周密的照顾之下,母亲不会走丢。

可是,有天濮存昕出去买菜,正当付钱的时候,接到了邻居的电话,

“老濮,你在哪啊,我看见老太太一个人往河边的公园走去了,你快来,我先帮你跟着她。”

接到电话的濮存昕把菜一扔,慌忙往河边的公园跑去,到了公园之后,他在公园里绕了一大圈,最后在公园门口的小摊上看见母亲,他松一口气,向母亲走过去,准备带她回家。

正当濮存昕搀着母亲回家时,濮母甩开了他,说:“我要给我两个儿子买冰糖葫芦,他们最爱吃了。”

听到这话的濮存昕,眼眶一湿,哄着母亲回家,可是半天也劝不动,后来,太阳马上落山了,母亲才愿意和他回去。

牵着母亲的手回家的路上,濮存昕想着,小时候他也是被妈妈这样牵着的。

回家之后,濮存昕为母亲下了一碗面条,等母亲吃完,又哄着母亲洗脚睡觉,就在他给母亲擦脚时,他眼前一黑,跌了个跟头。

他这一跌不要紧,可是把宛萍和女儿吓坏了。

濮存昕的女儿提议,给奶奶找一个护工,这样一来父亲也可以得空放松一些,毕竟这时的濮存昕都年近70。

可是,濮存昕坚决不同意,他觉着只要自己身子骨还能动一天,他就能照顾自己妈妈一天,而且这个病必须要有十足的耐心,别人照顾,他放心不下。

但是,濮存昕的女儿看不了父亲受如此辛苦,于是帮着父亲一起照顾奶奶。

有了女儿的帮助,濮存昕也觉着轻松了不少。

07

如今的濮存昕虽然已经69岁,可是他并不觉着自己是上了年纪的。

在的冬奥会,濮存昕还参加了冬奥会的火炬手接力,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老爷子依旧有意气风发之气。

濮存昕现在本应该承欢膝下,过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可是他用自己的晚年,照亮了母亲的晚年,他不敢老去,他怕母亲的回忆不能被他唤醒。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我们和父母的感情就是轮回,他们养你小,你养他们老。

濮老就是我们的榜样。

1
查看完整版本: 濮存昕丧弟又丧父,94岁母亲还身患老年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