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召芬,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和镇文寨村人。10月11日,她刚刚捧回年首届“四川脱贫榜样”证书。那张证书,是她与贫困和命运抗争的见证,沉甸甸的。过去十余年,龙召芬先后失去至亲,独自撑起一个家,并成为村里的脱贫致的榜样。
11月2日,记者来到龙召芬家。正值中午,门虚掩着,房间空无一人。村支书周玲扯着嗓子吼了两句——“龙召芬、龙召芬”。屋子背后的山坡上传来回答:“来了,来了,在做活路呢”。声音听起来中气十足。大约2分钟后,一手提着锄头,一手拿着箩筐的龙召芬就“风风火火”的出现了。
比起城里的女人,龙召芬皮肤黝黑,稍显“强壮”。她单手拿着锄头,似乎也没费多少力气,背后看起来更像是个个头稍小的男人。生活的艰辛磨白了她的头发,却练就了她一双强壮的臂膀,扛起全家人的希望。
至亲去世遭受双重打击
46岁她独自撑起一个家
40岁之前的龙召芬,在文寨村是个“透明人”。
由于常年和丈夫在外打工,家里除了丈夫分家时得到的一栋“土房子”,还有一个10多岁的儿子在县城读书。龙召芬不经常回家,邻居对她也不大熟悉。
在外务工虽然辛苦,但看着攒下的钱,龙召芬心里开心。有一个心愿,装在他和丈夫心里好多年:“儿子慢慢长大了,过几年把房子翻修一遍,准备给儿子娶媳妇儿用,俩人就能回家养老了。”
让龙召芬没想到的是,房子还没来得及翻修,老天却和她开起了“玩笑”。年,龙召芬的丈夫突然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龙召芬只能陪丈夫一起回家养病,外出打工的赚钱路就此断了,而断断续续的治疗却让积蓄像流水一样花光。
“那个时候白天照顾丈夫,晚上一个人暗暗发愁。”龙召芬回忆:“丈夫的病会好吗?医院的治疗费到哪去筹呢?”遗憾的是,龙召芬的细心照料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年,丈夫永远离开了她和儿子。
“老公虽然走了,但家不能垮,生活还要继续。”龙召芬自己安慰自己,不久她收起眼泪,重新投入到生活中。
“我和儿子商量了一下,贷款把房子翻新了一遍,也算是完成了我和老公的一个心愿。”龙召芬说。新房没住几天,龙召芬又踏上了外出务工的路,和儿子一起。“借别人的钱要赶紧还上,不然心里老不踏实。”
母子二人没日没夜地干活,仅仅两年后,翻修房子的贷款就还清了,儿子也娶上了媳妇儿,看着生活越来越好,龙召芬开始慢慢走出丈夫去世的阴霾。
年,孙女出世,加上丈夫的老父亲,一家5口人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当时家里的条件,在农村里算不错的了,有新房,儿子、儿媳孝顺,还有个小孙女,比大多数人家过的都好。”龙召芬说,她已经感到很知足。
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龙召芬。年,孙女出世后不久,儿子在打工时不幸溺亡。这一次的打击是致命的,龙召芬回忆:“听到儿子死的消息,我真正感到绝望,从来没有的绝望。”她抬头看了看记者:“你们还年轻,不懂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感觉。”
有很长一段时间,龙召芬就着日子得过且过,但嗷嗷待哺的孙女再一次将她从悲痛中拉了回来。““如果我不好好活,小孙女怎么办?”她不断对自己说,一定要爬起来,要把娃娃带大。就这样,龙召芬用瘦弱的肩膀把整个家扛起来。
扶贫*策给希望
4头猪崽开启养殖致富路
撑起一个家,实际的困难远比她想的要多得多,没有经济来源是头一件难事。
“孩子毕竟是我孙女,我不能甩给儿媳妇,我要自己带着,但我自己带着,就没办法出去挣钱,不挣钱,我怎么养娃?”
无奈之下,龙召芬想到办理低保。“当时心里很忐忑,村上的贫困户我都晓得,有的住的还是漏风的土房子,我怕我办不到低保。”而在她要强的内心深处,仍不愿接受“救济”,始终想着——“熬过了眼下的难处,我一定要靠自己。”
年的一天,龙召芬终于硬着头皮走进村“两委”办公室,询问能不能办理低保。很快,她就在文寨村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的调查核实下,成功申请成为低保家庭。
一年元左右的低保金,给了龙召芬养大孙女的基本保障,但要让孙女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长大,这还远远不够。龙召芬做了一番“调查”:“在农村能挣钱的事不多,就是种地和养家禽。种地收入低,但不需要前期投入,饲养家禽收入高,但需要钱购买幼崽。”为此,她犯了难。
这一次,命运似乎开始眷顾这个坚强的女人。
随着年资阳打响脱贫攻坚战,看病报销、产业扶持、劳动务工,各种扶贫*策接二连三出台。“村里还来了第一书记,是专门来帮助我们的。”龙召芬的天一下子似乎敞亮了,脚下的路也宽了起来。
第一书记周玲和其他村干部经常到家里来,成了常客。在她们的鼓励下,龙召芬申请了产业扶持资金,开始养起了猪。
“怎么防止猪生病,饲料怎么配,配多少,有不懂的就找农技员或者村干部问。”龙召芬说,第一年她买了4头猪崽,都顺利养大,卖了换好几千元,比种地收入高。年,龙召芬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养了13头猪。“今年上半年已经卖出去8头,栏里还有5头,年前把这5头卖了就过个好年了。”
除了生猪养殖,龙召芬还挖了鱼塘养起了鱼苗,又在原本种庄稼的地里种上了30株柚子树。年,龙召芬还嫌“事不够多”,主动向村“两委”申请,当上了清扫村道的保洁员,“每个月能领多元工资。”这笔额外增加的收入让龙召芬分外高兴。她用认真负责地工作回报这份这份收入。
3米的村道上,看不到一片垃圾,甚至连泥土,龙召芬都没让它沾上一点儿。“就你过来这条路,你看多干净吧,就是她在负责清扫。”周玲指着龙召芬家门外的道路对记者说。
教育孩子身体力行
她成为首届“四川脱贫榜样”
早上6点起来做娃娃的早饭,就送娃娃去上幼儿园就到地里、鱼塘里干活。晚上等娃娃睡着了,再去喂猪,10点多休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龙召芬雷打不动地干活。
周玲对眼前这个坚强的大姐既佩服又怜惜:“龙大姐,你不累么?”
龙召芬只是笑着回应,“农村长大的,这点活路能有多累?”
“你年纪不小了,不要这么拼。”周玲劝她。龙召芬总是说:“现在*策这么好,养猪补助猪崽钱,种树有人培训指导技术,养鱼自己只给挖鱼塘的工程费,不抓紧机会,以后没了*策再想做就晚了。”
龙召芬最近有了新烦恼:“娃娃越长越大,有些时候闹脾气,没得爸爸管教还是不行,我也没文化,怕教不好她。”谈到孙女,龙召芬既幸福又担忧,能否教育好孩子,她没有多少信心。
周玲却不以为然。“学习上的东西在学校有老师教,更重要的是教娃娃怎么做人。”他认为,龙召芬完全能给小孩做个好榜样,言传身教。
“不怕苦、不怕累就不说了,坚强、孝顺、助人为乐这些品质都能从她身上看见。”周玲说。龙召芬丈夫去世的时候还有个年迈的老父亲,老人一只手患有先天肌肉萎缩,完全没有劳动力。龙召芬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这个父亲,每天她会给老人把饭菜做好,叫老人过来吃饭,这些邻居都看在眼里。“不少老人家还拿龙召芬做榜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她遇到事情就喜欢自己解决,几乎从不求人。”周玲带记者来到龙召芬的猪圈,指着排水的管道说,“之前猪圈排水管道坏了,她也没来村上反映,每天就自己担水进、担粪出。还有之前家里电线路出问题,也是没有说,还是后面走访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叫人来修了。”周玲无奈的说,“有些时候我们都觉得她坚强的不像个女人。”
村干部的调侃让龙召芬有些害羞,她小声说:“麻烦你们太多了,我很不好意思。”不过她又立即表示,如果是有*策,能有事让她做,能有钱赚,她还是会“厚着脸皮”来找村领导的。
采访结束时已经下午5点了,天开始慢慢变黑,龙召芬又忙碌起来:准备孙女晚饭、割猪草。这个时候小孙女也回家了,看着一屋客人,孙女主动帮她准备晚饭。“婆婆很辛苦,淘米淘菜都是我在做。”小孙女说。周玲悄悄对记者说:“你看,这个小娃娃多懂事,龙召芬把她教得很好。”
年,龙召芬被评选为首届“四川脱贫榜样”。此前,她还在年获得了安岳县“最美脱贫奔康榜样”。周玲说:“如果所有贫困户都像龙召芬一样努力,脱贫致富肯定能更早实现。”
第一书记周玲:
龙召芬怕,她怕自己老得太快,还没能给孙女留下什么积蓄就做不动活了。所以她才格外的珍惜时间,格外的拼命。她常常说:“我今年已经50岁了,上山下塘的还能再做几年?趁现在还做得动的时候不做,什么时候来做?”
龙召芬能走出困难,最大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努力。我很佩服她,一般人遇到这么多磨难都撑不下去,但她并没有,她还有勇气挑战生活,不停的给自己找出路。
*的脱贫攻坚*策好,但能不能脱贫、不返贫,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贫困户自身努不努力。像龙召芬这样每一个*策的“便宜”都要占的人并不多。她不仅养了猪,还种了柚子树,又提出挖鱼塘养鱼,地里的庄稼也没丢下,只要能脱贫的事她都要做,而且做的很好,每一样都养出了东西,做出了成绩,她像是不知道什么是累。每一次我觉得她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她总能突破我想象的极限,给我们惊喜,让我们敬佩。如果所有贫困户都像龙召芬一样努力,脱贫致富肯定能更早实现。
帮扶干部安岳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吴俊梅:
我对龙召芬的评价有三个关键词:坚强、有尊严、热爱生活。
年,我第一次跟随单位扶贫干部来到人和镇文寨村,见到了龙召芬。那时她刚刚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变故,但言语中没有自怜自哀,也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把悲痛收起来,想尽办法让生活变好。当时我想:“这个女人真坚强。”
此后,我们经常到村里送鸡、送猪、培训养殖技术,龙召芬从来没有主动要过什么“福利”,而是积极地参加每一次培训,然后回家默默地干。她虽然穷,但穷得坦荡,有尊严。
龙召芬一个人照顾一老一小,还要种地、养猪、养鱼,到村集体经济去打工,一天干十五个小时的活,换了谁都要累垮。但每一次去龙召芬家,她的屋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热情地留我们吃饭。村里有大事小事,喊村民帮忙,龙召芬从来没有推脱和拒绝,认为是跟自己不相干的事,而是主动参与进去。
她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她值得村干部和邻里乡亲的尊重和敬佩。
安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蒙志鸿:
龙召芬及其家庭在遭受连续打击后始终没有放弃,依靠优惠*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
她精研技能,斩断穷根。在扶贫干部和农技员的帮扶下,结合种养条件及市场环境,龙召芬因地制宜,积极学习研究种养知识,通过“长短结合”发展致富产业,为家庭增收共计1元,从根本上斩断了穷根;
她尊老爱亲,以孝为先。无论多么困难,龙召芬始终不离不弃、任劳任怨的赡养患有残疾的父亲,尽心尽力的抚养年幼的孙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尊老爱亲、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了良好家风;
她不等不靠,顽强拼搏。龙召芬在扶贫干部和农技员的帮扶下,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凭自己的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双手创建脱贫致富还抽出空余时间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义务劳动和扶贫结对帮扶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养种植经验,帮助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是全县贫困户学习的好榜样。
近年来,安岳县紧紧围绕固本强基提升“获得感”,培育产业拓宽“致富路”,整合资源构建“大格局”,激发动力弘扬“新风气”,健全机制形成“大合力”等思路举措,实现个贫困村退出、11.4万贫困人口脱贫巩固提升目标。
年,安岳将继续锁定34个贫困村、11.4万贫困人口精准发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扬龙召芬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川报观察
安岳县*府新闻办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