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记载有:“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明之万历,与众不同,君中奇葩。后世争论,褒贬不一,有其长处,亦有缺点。综合评价,甚为客观,纵观历史,其位列前茅。
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像秦朝一统天下,汉唐盛世,宋朝虽然在军事上一直被诟病,但总得来说其经济是非常繁荣的,甚至有超过之前的朝代。至于大明王朝,则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即便在这个朝代出现了锦衣卫、东厂这样的组织,甚至有宦官多次专权,但仍然阻挡不了后世对它的喜欢。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应该是大家对明朝的第一印象,明十六帝的节气更是令人佩服,整个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一点是其他朝代不能相比拟的。
而要具体说到明朝的十六位皇帝,每一个都非常有特点,像喜欢木工的朱由校心灵手巧,经常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木器;还有非常爱玩的朱厚照,甚至亲自封自己为大将军,御驾亲征;还有一位便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万历皇帝,这个人是十六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但是却将近有30年的时间的未上朝。
因此,万历也被是大家称为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之一。相对比之下,历史上很多皇帝在位时间都没有这么久,不禁令人唏嘘。简单来说,他就是比较懒,没有尽皇帝应尽的责任;而要是说重了,便是荒废朝政,贪图享乐。
要知道上朝可是皇帝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经常也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类似的场景。而万历也因此被后世所批评,不关心朝堂政务,也不愿意和自己的大臣交流,妥妥的一个昏君形象。那么万历皇帝为何这么长时间不上朝,是背后另有隐情,还是单纯不想上朝呢?
我们可以从万历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在很小的时候便被封为太子,自然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史书记载来看,万历还有可能是一位小神童,据说在五岁的时候便可以看懂晦涩难懂的古书,可以准确说出其中所讲述的含义与道理,如此聪明的一个人似乎不太可能成为昏君。
另外,有一年全国遭遇旱灾,作为皇帝必然要以身作则,为民求雨。大家或许不会想到,万历竟然直接跑到万里之外求雨,着实不像一个懒惰的皇帝。那么既然万里路都愿意走,为何在皇宫内几步路都不愿意走呢?似乎有点说不通。除此之外,他在位期间明朝甚至一度繁荣,大有中兴迹象,同样可以说明他绝对是一名有作为的皇帝。
直到年,由郭沫若等一众考古学家打开明定陵,看到万历皇帝的尸骨之后才明白了他为何不愿意不上朝。当考古工作人员逐渐打开定陵中的棺椁,却发现了一个在史书上很少提及的事情,便是万历皇帝的两条腿竟然一长一短,这一点在此之前大家都不会想到,因为在史书中几乎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记载。
经过一番检查之后,专家推测万历应该患有肌肉萎缩症状,并且非常严重。所以,他走路的时候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并且会一瘸一拐。作为皇帝,不得不说这种情况会有损威严,大臣们自然不敢公然笑话他,但难免会私下提及。尤其在明朝,皇帝虽然大权在握,但受内阁大臣制约,经常被文臣“压迫”。
关于这一点,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宋朝重文轻武,文臣权力很大。可殊不知明朝文臣的地位更高,他们经常聚集到一起,向皇帝谏言。内阁中的大臣权利更大,甚至有权驳回皇帝的圣旨。
综合来看,万历皇帝之所以不愿意上朝还是有自己的原因的,但绝不是不关心朝政。在他未上朝的28年中,朝堂也没有混乱,大臣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的工作,从这里足以看出万历的能力。曾有人做过比较,在古代数百位皇帝中万历在执政这一方面绝对可以位列前茅。
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看事情都不可以片面去看待,应该综合所有有关的信息去分析。现如今,网络上盲目跟风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缺乏自己的主见,听风就是雨,也不会主动去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后,还是期望大家在遇到任何事时都可以理性对待,认真了解后再评论。